网易首页 > 网易传媒 > 正文

“纸媒已死”的数字化时代 为什么我们还要做解释性报道?

0
分享至

进入互联网时代,短短十几年时间,人类就从信息匮乏期进入信息过载期。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每个人接触的信息量前所未有的庞大。对于读者而言,度过了最初的“时时刻刻都有新资讯可以看”的新鲜期以后,随之而来是困惑:在吵杂的碎片化信息流中如何更有效地了解自己关心的事呢?

用户的新困境:移动互联=信息过载?

相较PC时代,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量快速膨胀。但时间碎片化、信息快餐化等烦恼也困扰了许多人。微博、微信、各类阅读类客户端,看似越来越丰富的资讯获取渠道背后,是有限的个人注意力和海量数据之间的矛盾。

很多时候,读者还没熟悉刚刚推送的热门新闻的详细内容,下一个新的新闻热点就已出现,常常会有“我知道有这件事但是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”的情况。

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·克林顿在发表对解释性新闻的看法时说:“There’s a lot going on in the world that needs explanation. We need better information, more effectively delivered.” (地球上发生的这些事有太多需要解释。我们需要更好的信息和更有效的传播。)有感于用户对于信息过载的困扰,自2014年以来,美国的媒体机构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解释性新闻的热潮。一批解释性新闻网站、频道以及新闻应用纷纷上线,尤其是Vox Media旗下的Vox.com,《纽约时报》的The Upshot,ESPN集团的FiveThirtyEight等三家网站的出现最为引人注目,他们所针对的报道方向要么在做阐释要么在力图还原事件的背景。

新闻人的新难题:过载时代如何更有效地讲故事?

解释性新闻路线如何玩得溜?在“人人皆是自媒体”的社交媒体时代,速度已然无法成为新闻网站的独特优势。美国兴起的新兴解释性新闻网站在报道手段、叙事模式以及传播形态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,充分地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和优势,并契合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消费习惯。

而国内的解释性报道产品则另辟蹊径,邀请专家深度解读,反而走出媒体型智库的新风景。而更为注重用户的参与、分享的特点,则让中国的解释性报道的扩散更具有社交媒体特质:努力推动内容经由社交网络和互动工具进行高质量的扩散。网易新闻近日推出的《回声》栏目,即打出了“新闻界的维基百科”,以解释性新闻降低新闻阅读门槛,梳理新闻梗概,力求最大程度上为读者清除阅读障碍。

网易《回声》栏目最大目标为帮助读者“理解新闻”,而非“知道新闻”。因此,《回声》不强调独家、即时或者直击,更倾向于系统梳理新闻事件的“前世今生”,让读者对于新闻背后的新闻更有概念。今年10月,一则“台湾孕妇高空产女获美国国籍”新闻引发网友关注,加之国家近日公布全面开放二孩政策,媒体多次报道的“赴美生子潮”,一时间“要不要生二孩”、“去哪里生二孩”等话题一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。

为解释国籍问题,网易《回声》策划名为《到美国生娃,做美国人爹妈》系列解释性报道,将“为什么中国人可以去美国生孩子”的问题娓娓道来:中国女性能赴美产子,得益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。该修正案于1866年为黑人生育平权产生,随后,融入属地主义原则,赋予在美国拥有永久居住地和住所人员后代美国公民身份。虽然截至目前,美国都没有明确立法,非永久性公民在美产子是否享有同等权利,但美国联邦政府行政分支默认赋予所有在美出生婴儿公民身份。源于网友们对“生二胎”的热切关注,报道上线当天,浏览量近百万。

在叙事模式方面,《回声》更开创了“标签卡”的功能,解释内容中涉及的专有名词。如上文提到的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、属地主义等词,读者点击名词,即会出现相应背景知识以及解释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此作为延展性阅读。“标签卡”功能颇有维基百科词条解释的意味,但内容由专业人士编辑整理,更准确、更完备。

延长“每日新闻”周期 让内容层层回响

“我们想给读者看些不一样的新闻,”在网易《回声》栏目编辑看来,速食新闻时代,新闻的重复性和雷同性越来越强,读者接收的都是新闻表象,缺乏新闻背后知识的补充。他们希望读者能够透过其制作内容,看到新闻背后的知识,并如栏目名称“回声”一样,将新闻一层层延展,最终形成“知识”回响。因此,在选取新闻题目时,编辑们更注重新闻的厚重感,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映。如《谁能将多动症儿童赶出校园》一文,不仅从法律角度解释中国特殊儿童受教育权,更援引和梳理美国全纳教育理念,以及在该理念引导下《残疾人教育法》以及《有教无类法》的产生过程。

配合内容“层层回响”理念,《回声》栏目页面设计简单明快,以冷色调为主,并且采用了“时间轴”的形式来呈现事件发展的轨迹。在时间轴上标注出了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,着眼于新闻事件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,经由这个设计,用户了解到的并不是孤立的、片段式的新闻事件,而是能够深入把握事件演进的全过程。同样以《谁能将多动症儿童赶出校园》为例,栏目编辑梳理1954年至2009年间,美国针对特殊儿童教育权提出的全部立法以及补充修改法案。正文内虽不涉及任何评论性观点,但事实的对比更引人深思。

关于“时间轴”功能,《回声》栏目考虑将其进一步扩展:对重大事件的发展进行持续性归纳整理,在海量信息流中,人工筛选出靠谱、可信、权威内容,解决读者将新闻与谣言猜测混淆不清的问题。目前,编辑们已将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所有“靠谱”分析归纳成合集,在栏目中发布,并考虑形成新栏目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
选美冠军杀疯了!360度无死角美貌+超模身材,这配置让同行都破防

选美冠军杀疯了!360度无死角美貌+超模身材,这配置让同行都破防

动物奇奇怪怪
2025-11-10 06:23:02
华为Mate80定档11月26日,这5项黑科技升级,花粉:都心动了

华为Mate80定档11月26日,这5项黑科技升级,花粉:都心动了

海观数码
2025-11-11 19:00:03
祖院长是凤凰男,知情人曝妻子不愿意离婚,偷拍视频者至今成谜

祖院长是凤凰男,知情人曝妻子不愿意离婚,偷拍视频者至今成谜

一言二拍pro
2025-11-11 10:59:35
何穗产后大秀身材!上围火辣,私密位尴尬,陈伟霆男友视角好绝!

何穗产后大秀身材!上围火辣,私密位尴尬,陈伟霆男友视角好绝!

艳姐的搞笑视频
2025-11-12 17:11:18
回顾:上海机场发现可疑美国人,安检拦截开箱后,避免3400万损失

回顾:上海机场发现可疑美国人,安检拦截开箱后,避免3400万损失

元爸体育
2025-11-12 07:15:32
政府“关门”大批航班取消,美国众议员骑摩托1500公里赶去华盛顿投票,相当于从武汉骑摩托到西宁

政府“关门”大批航班取消,美国众议员骑摩托1500公里赶去华盛顿投票,相当于从武汉骑摩托到西宁

极目新闻
2025-11-12 15:50:49
台北故宫院长妄称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属于大陆,老祖宗们都被气醒!

台北故宫院长妄称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属于大陆,老祖宗们都被气醒!

我心纵横天地间
2025-11-11 20:40:27
广东半场大胜浙江!徐杰主导优势,胡明轩喜忧参半,吴前狂铁!

广东半场大胜浙江!徐杰主导优势,胡明轩喜忧参半,吴前狂铁!

篮球资讯达人
2025-11-12 20:21:29
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“蠢设计”,得知正确用法:哑巴不许当设计师

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“蠢设计”,得知正确用法:哑巴不许当设计师

Home范
2025-11-11 13:57:32
从一场8∶0的足球赛,照见四川与江苏的终极差距

从一场8∶0的足球赛,照见四川与江苏的终极差距

城市研究室
2025-11-12 14:45:57
突发!南通巨头破产,刚刚被成功接手

突发!南通巨头破产,刚刚被成功接手

好通网
2025-11-12 11:09:34
赵露思正式解约!新公司为她赔付上亿违约金,哽咽哭诉“太难了”

赵露思正式解约!新公司为她赔付上亿违约金,哽咽哭诉“太难了”

优趣纪史记
2025-11-12 16:31:17
德约谈辛纳禁药事件:我认为他不是故意的,但我不喜欢整个处理过程

德约谈辛纳禁药事件:我认为他不是故意的,但我不喜欢整个处理过程

懂球帝
2025-11-12 16:05:06
今晚!央视直播U22国足,蒯纪闻+大连英博小将毛伟杰和朱鹏宇缺席

今晚!央视直播U22国足,蒯纪闻+大连英博小将毛伟杰和朱鹏宇缺席

晚池
2025-11-12 01:14:00
广州又要降温了!新冷空气即将发货,最低气温12℃!

广州又要降温了!新冷空气即将发货,最低气温12℃!

羊城攻略
2025-11-12 17:42:36
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,民警破门后,直接愣在原地

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,民警破门后,直接愣在原地

罪案洞察者
2025-05-09 09:52:30
生活普法|92、95、98是否都属于卖淫?

生活普法|92、95、98是否都属于卖淫?

奇葩游戏酱
2025-11-09 01:23:56
“母亲派出所里遭民警责骂,男子插话后被拖进女厕群殴”追踪:涉案民警获刑8个月,两名辅警缓刑

“母亲派出所里遭民警责骂,男子插话后被拖进女厕群殴”追踪:涉案民警获刑8个月,两名辅警缓刑

大风新闻
2025-11-12 11:49:03
第1现场|台风“凤凰”携冷空气造风雨,申城下周断崖式降温

第1现场|台风“凤凰”携冷空气造风雨,申城下周断崖式降温

澎湃新闻
2025-11-12 16:34:29
京东双11手机最终排名出炉:iPhone 17系列霸榜前三

京东双11手机最终排名出炉:iPhone 17系列霸榜前三

手机中国
2025-11-12 09:38:24
2025-11-12 21:31:00

头条要闻

1家5口被邻居杀害: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

头条要闻

1家5口被邻居杀害: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

体育要闻

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,走过第20年

娱乐要闻

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"差别"在哪

财经要闻

段永平最新访谈: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

科技要闻

前阿里人亲述: “经济上行”期双11什么样

汽车要闻

7座皆独立座椅/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

态度原创

亲子
时尚
教育
公开课
军事航空

亲子要闻

前TVB女星二胎生女,分享剖腹生女经历:听到女儿哭声才放松心情

“廓形穿衣法”太火了!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

教育要闻

中关村二小西山分校科普作家进校园暨出版集团授牌捐书活动启幕

公开课

李玫瑾: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?

军事要闻

美媒爆出猛料 "北溪"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