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台风“梅花”为何跑偏?与“双台风”、副热带高压等有关)
记者赵卓琪
14日夜间开始,今年第12号台风“梅花”相继登陆浙江和上海。随着“梅花”北上,15日清晨起,济南出现降雨,不过相较此前预计的“大雨”着实小了不少,全市普遍小雨量级,台风路径则更偏东一些,那么“梅花”究竟为何跑偏呢?
15日清晨开始,受台风“梅花”影响济南出现降雨,虽说雨如约而至,市民也早已做好准备,然而比起此前预报的“全市有大雨,局部暴雨”来说小了很多。
“目前台风‘梅花’正在我们的江苏沿海一带活动,预计15日夜间会从山东半岛地区再次登陆。从现在的预报路径来看,它整体的路径是往东调整了。”15日,济南市气象台预报员焦洋介绍,此前预报的“梅花”会在鲁南地区进入山东,但目前可能会再次入海,然后从半岛地区登入山东,整个路径偏东了一些。“这样对济南的影响会整体偏小,过程雨量可能是一个小雨的量级,主要影响一些偏东的地区,像是莱芜或者章丘这一带。”焦洋表示。
那么本次台风“梅花”为何跑偏呢?据焦洋介绍,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强度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。首先是海上的整个气象条件,“比如常提到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,还有就是现在目前海上又有一个台风生成,那这种双台风的影响也非常的大。还有我们西风带系统的一些西风槽和冷空气的影响,都对它的强度还有路径影响偏大一些。”
而此次台风“梅花”则是受到海上双台风的影响,加上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弱偏东了一些,导致“梅花”的整个移动路径往东调整了。同时也受到登陆以后的地面摩擦力以及北侧的冷空气的影响,都会使它的强度有所减弱,强度减弱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路径的移动。
焦洋表示,台风路径的预测目前在气象上来说还是属于比较难以解决的。据了解,通常我国把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“夏台风”,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“秋台风”。统计显示,过去72年间,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33个,为台风最活跃季节,而秋季也有821个台风生成,仅次于夏季。此次的“梅花”则属于“秋台风”,而“秋台风”路径则更加复杂多变,这与影响秋台风的天气系统有关。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邵鹏介绍,秋季时,像是西风带、副热带高压、冷空气等,这些天气系统相互博弈,不分胜负,就好比一个“熊孩子”被不同“家长”影响、管制,因此变得忽东忽西、忽南忽北,路径诡异多变,大大提高了预测难度。无论从预报难度还是威力来说,秋台风都是十足的“狠角色”。
受“梅花”外围云系影响,济南15日夜间仍阴有间歇性小雨,16日白天开始阴转多云,周末两天天气晴朗最高气温在30℃左右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